行業資訊
讓巖漿科技帶您認識神奇的遠紅外線
一、認識遠紅外線
(一)遠紅外線是對人體有益的電磁波,紅外線是在所有太陽光中最能夠深入皮膚和皮下組織的一種射線;遠紅外線是陽光中的生命光波,有0-3000 微米的不同波段。科學研究表明,其中波長 5.6-15 微米這一波段的紅外線對人類的生存與萬物的生長極為重要。
(二)三大效應:生命科學研究證實,人體本身是一個遠紅外輻射源,人體可以吸收及發射遠紅外光。所以當遠紅外線照射人體時,其頻率與身體中的細胞分子、原子間的水分子運動頻率相一致時,引起共振效應,其能量能被生物體所吸收,使皮下組織深層部位的溫度升高,產生溫熱效應,并可滲透進人體皮下4-5CM,加速人體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時活化蛋白質等生物分子,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和生物細胞的組織再生能力,加速供給養分和酵素,促進身體健康。
二、遠紅外線功效
(一)遠紅外線對于血液循環和微循環障礙引起的多種疾病均具有改善作用
遠紅外線能夠迅速被人體吸收,深入人體之后便會引起人體細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過共鳴吸收,形成熱反應,促使皮下深層的溫上升,并使微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將妨害新陳代謝的障礙清除,重新使組織復活,促進酵素生成,從而對以下癥狀都有很大改善:手腳冰冷、面部色斑、色素堆積、老年斑、肩頸腰腿肌肉關節痛、失眠多夢等。
(二)幫助代謝身體里的毒素,垃圾,無需通過腎臟
人體內的一些有害物質,例如食品中的重金屬和其它有毒物質、乳酸、游離脂肪酸、脂肪和皮下脂肪、鈉離子、尿酸、積存在毛細孔中化妝品殘余 物等,就能夠藉助代謝的方式,不必透過腎臟,直接從皮膚和汗水一起排出,可避免增加腎臟的負擔。
(三)小實驗:怎么證明遠紅外線是對人體有益的?
兩朵玫瑰實驗~有個非常有名的兩朵玫瑰花實驗。兩朵同樣沒有完全開放的玫瑰花,一朵放在室內,另一朵置于遠紅外放射裝置內。數小時過去后,放在遠紅外線放射裝置內的玫瑰花依舊未開放,甚至有些萎蔫,而置于遠紅外放射裝置內的那朵玫瑰花鮮艷奪目,已經完全綻放。這就是遠紅外線對生物體有益的最好的證明。
三、你所不知道的遠紅外線
(一) 遠紅外線的發現
紅外線是由英國的天文學家,威廉.赫謝爾在1800年一次實驗中發現的,同年德國科學家哈遜也證實這一發現。實驗中發現:太陽光譜中的紅光外側存在著一種神奇的光線,人們肉眼看不見它,但可以感到明顯的熱輻射,科學家把這種輻射稱為紅外輻射,后來人們習慣把它稱為紅外線或紅外光。
到了20世紀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進行了“宇宙飛船內人類的生存條件”為課題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在真空、失重、和超低溫條件下,宇宙飛船內人類生存所必須的條件要素。在這項研究中,證實了陽光中波長6—14微米的遠紅外線,對生物體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 遠紅外線的原理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它占據太陽輻射能量的80%。迄今為止統稱為紅外線的電磁波分為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和遠紅外線三種。太陽放射出包括γ射線在內的所有波長的電磁波,但只有波長為4-1000微米的電磁波才是遠紅外線。如果按溫度來換算的話,相當于450℃至-270℃,即較低溫度的放射體發出的電磁波就是遠紅外線。
(三) 遠紅外線的核心
遠紅外線的核心是,它的波長(4-1000微米)與人體所發射出的波長 (人的平均體溫為36.5℃,這個溫度換算為波長約為9.36微米)相重疊,頻率段在同一范圍內,因此能夠使人體內的細胞分子隨之活躍起來,這種現象被稱為共振。它可以起到活化細胞、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的作用。
(四) 遠紅外線的特征
(1)遠紅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線,是太陽中一種波長較長的電磁波。
(2)遠紅外線具有光的直進性、曲折性、反射性、穿透性。它的輻射能力很強,可對物體直接加熱而不使空氣中的氣體或其它物體升溫。
(3) 遠紅外線能夠被與其波長相一致的各種物體吸收,產生共振效應與溫熱效應。
(4)遠紅外線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它能夠滲透到人體皮下約3-5厘米處,并通過共振效應使細胞組織產生大量的熱量。
(5)遠紅外線中6—14微米波段的頻率與生物細胞中水分子振動頻率相同,極易被吸收,從而由內向外輻射熱能活化細胞組織。該波段遠紅外線的溫熱效應較高,應用于人體效果比較理想。
(五)遠紅外線的應用
遠紅外線被廣泛用于、健康、美容、醫療、保健等方面。人體70%是水份,而多余的脂肪、重金屬均被夾雜在身體中的水分子之間,被激活水分子的劇烈振動,能夠切除并分離出脂肪和重金屬物質,而使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物質和脂肪被釋放出來排出體外。也就是說,遠紅外線給予細胞活動的同時,還能起到排除體內毒素和垃圾的作用。
(六) 遠紅外線是生命之光
人體每時每刻都在發射遠紅外線,同時每時每刻又在吸收遠紅外線,人的生命從起源到發生和發展一刻都離不開遠紅外線。人們通常會覺得,長時間在強烈的陽光下照射,會灼傷皮膚或中暑;但那是由于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所導致的。
遠紅外線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迄今為止科學家和醫學工作者還沒有關于遠紅外線的副作用方面的報道,對于生命和環境來說,它是既清潔又安全的能源,對人類來說,從生命的起源一直到生命的結束一刻也離不開遠紅外線;它主宰著地球萬物的生長,人們常說的萬物生長靠太陽也就是我們說的遠紅外線;所以,人們通常把它稱為“生命之光”。
(七) 遠紅外線的加熱原理
遠紅外線一照射帶有電磁性的水分子,就會產生回轉運動(振動),從而給予具有電極性的水分子運動能量,使本來就在運動的分子加速振動并與其他分子產生碰撞,這種碰撞能夠產生大量的熱量。遠紅外線本身不是熱量,只是一種光能;它通過照射使分子之間發生碰撞而產生熱能。
(八)遠紅外線的保健功能
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類生存同樣離不開陽光,尤其是陽光中的遠紅外線。雖然我們用肉眼看不到它,但天天都受它的恩惠。生命科學證實,人體是一個遠紅外輻射源,發射的遠紅外線波長約為6—14微米,最佳吸收波段為6—14微米,構成人體的細胞,主要成份為水分子及高分子化合物,血液中水分子占60%—70%。遠紅外線極易被水分子吸收,所以,當遠紅外線照射人體時,就會與人體發生吸收、滲透、反射過程,這一過程科學家稱之為“生物共振”。
也就是說,6—14微米的遠紅外線,當其頻率與身體中的細胞體分子、原子間的水分子運動頻率基本相一致時,能量就被生物體所吸收,使皮下組織深層部位溫度升高,產生的溫熱效應,使細胞分子活化,處于高能狀態,加速人體所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時活化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修復損壞細胞,增強人體生物細胞組織的再生能力,促進體內微循環,加速供給養分核酵素,促進身體健康,使有害物質和脂肪被釋放并排出體外。給予身體活力的同時,還能排除體內毒素和垃圾。
事實上,6—14微米的遠紅外線作用于人體,是一種自然療法;對于現代人類疾病來說,遠紅外線是一種日光萬能藥;它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機能,來達到抗病、理療作用的。
(九)6—14微米的遠紅外線對人體有益的、是不可缺少的輻射能。科學實驗表明遠紅外線是太陽光中唯一對人體沒有損害的輻射光。人體不斷發射遠紅外線,在這一頻率范圍內也可直接吸收此相同波段的遠紅外能量,直接補充人體組織各器官的生物能量。
遠紅外線光波能量具有從高到底的特性,即能量可從強大的一方向較弱的一方傳遞,從而調節人體各器官的能量平衡。
遠紅外線的穿透能力很強,大約可深達肌膚的3-5厘米,可與人體內部和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發生能量傳遞作用,可引起共振作用,極大地活化人體細胞,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強人體微循環具有神奇的作用,亦可以促進體內廢棄物的排出,增強人體各組織器官的能量,具有很強的排毒、健身功效。
(十)遠紅外線能量的安全性得到國際機構認證
根據Tsu-Tsair Oliver Chi 博士的研究統計,適合身體頻率段的遠紅外線作用于人體,這些光線被人體組織根據需要而有選擇的吸收,并提高肌體組織的活力。遠紅外線在身體組織內部,可以起到廣泛的醫療作用,并使治療效果達到最高水平,從而加速康復過程而不會產生任何傷害,這種現象叫做“共振吸收”。
(聲明:內容摘自“遠紅外線與健康”公眾號,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